4月22日至23日,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楊關林率調研組赴江蘇南通市、蘇州市開展長江生態環境民主監督專題調研。
調研組一行前往啟東圓陀角、五山濱江片區,詳細了解南通在長江岸線生態環境保護利用、整治修復等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南通在落實長江禁漁、建設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等方面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在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調研組詳細了解了沿江產業布局優化、工業園區管理情況,希望園區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高標準規劃、高水平管理。走進中天科技集團,調研組聽取介紹,觀看展陳,認為集團聚焦科技創新,強化攻堅突破,堅持轉型升級、綠色低碳制造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在蘇州,調研組考察了太湖生態島金庭生態濕地一期工程、太湖漁洋山水源地近岸生態修復工程和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并圍繞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技術和生態治理,構建入湖生態屏障帶,削減入湖污染負荷,涵養沿湖水體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充分肯定了蘇州在保護太湖水源地生態環境,提高水體自凈能力,保障飲水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在蘇州福星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調研組認為利用城市既有河道將尾水濕地和生態景觀河道建設融合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建設的創新方案。在蘇州獅山水質凈化廠和智慧水務數字中心,調研組認為全地下式水質凈化廠建設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資源,不僅有利于整體封閉除臭,解決擾民頑疾,而且地上建設公園、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又增加了公共綠地,美化了環境,提升了公眾的幸福指數。
楊關林在調研時指出,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是多黨合作的新領域、參政黨履職的新實踐、民主監督的新探索,農工黨中央將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部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既要充分總結江蘇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的好經驗好做法,又要善于發現并幫助推動解決一些地方在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問題,還要就長江岸線保護、生態河湖治理、產業轉型升級、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科技攻關、城鎮生活污水管網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持續建言獻策,高質量完成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這一重大政治任務,為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楊關林強調,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近年來江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將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在壓倒性位置,態度堅決,措施有力,成效顯著。建議進一步聚焦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結合江蘇實際,堅持系統治理,強化科技創新,打造綠色產業,健全長效機制,讓江蘇高質量發展綠色成色更足、生態底色更實。
農工黨江蘇省委會主委、鹽城市副市長蔣巍,省委會副主委吳建坤陪同調研。農工黨南通市委會主委崔志明、蘇州市委會主委張橋,省委統戰部、南通和蘇州市委統戰部等有關部門領導陪同調研。
農工黨中央常委、農工黨廣西區委會主委蔣和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實驗室主任魏源送,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環保節能中心主任陳俊峰,農工黨吉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梁冬梅,江蘇省南通市、蘇州市有關專家參加調研。
來自:農工黨中央微信